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Proposed by Einstein, Podolsky, and Rosen (EPR) in 1935, the entangled state has played a central part in exploring the found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owever, some physicists and mathematicians set aside the epistemological debates associated with EPR and turned it from a philosophical puzzle into practical resource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rigin of what is known as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tists had considered making quantum computers and employing entanglement in communications for a long time. But the real breakthrough only occurred in the 1980s when they shifted focus from general-purpose systems such as Turing machines to algorithms and protocols that solved particular problems, including quantum factorization, quantum search, superdense code, and teleportation. Key to their development was two groups of mathematical manipulations and deformations of entanglement—quantum parallelism and ‘feedback EPR’—that served as conceptual templates. The early success of quantum parallelism and feedback EPR was owed to the idealized formalism of entanglement researchers had prepared for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s. Yet, such idealization is difficult to hold when the physical implementation of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ors is at stake. A major challenge for today's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is thus to move from Einstein et al.'s well-defined scenarios into realistic models.  相似文献   
122.
从探索投融资模式制度创新的角度,为缓解山西交通建设资本金约束困境提供几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3.
针对莱斯信道下导频受限的载波同步系统,研究了相应的数据帧格式的推广与优化设计问题, 以提升载波同步能力。首先基于标准导频符号辅助调制(standard pilot-symbol-assisted-modulation, S-PSAM)帧格式, 设计了一种通用的PSAM(generalized PSAM, G-PSAM)帧格式, 并推导了相应的联合数据辅助与非数据辅助的克拉美罗界(data-aided & non-data-aided Cramer-Rao bound, DA&NDA CRB)及其近似形式; 接着利用近似的DA&NDA CRB和经典的控制变量法(control-variate method, CVM)对G-PSAM帧格式进行了优化, 得到了一类优化的G-PSAM(optimized G-PSAM, OG-PSAM)帧格式, 同时与S-PSAM帧格式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 无论使用短数据包传输还是长数据包传输, 不同导频块数下的OG-PSAM帧格式都表现出优于S-PSAM帧格式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24.
短波通信100年与通信电子战的新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波通信已走过百年历程。在经历因卫星通信的冲击而遭受的冷落之后,短波通信以其顽存性和低成本,于80年代重新唤起了人们的热情。短波通信在电波传播研究、频率自适应通信、中高速数据通信、组网通信、自适应跳频通信以及近垂直入射天波通信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何对抗这些新体制短波通信,已成为短波通信电子战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5.
深空通信、移动通信、军事通信等领域的发展面临新的难题,其核心挑战之一在于无线通信处理中存在难以克服的各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问题,如何实现突破已成为当今无线通信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以人工智能、蜂窝无线网络等发展为启示,介绍了一种基于结构处理的研究视角,并以无线通信中信息表征和信道编码等环节为例,在分析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结构处理有效克服无线通信的相关难题,并探讨了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6.
基于SDN的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移动互联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物联网等各类通信应用的广泛普及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第5代(5G)移动通信系统基于对已有通信技术的融合及演进,引入新的无线传输及网络技术,将实现多种应用场景用户业务传输性能保障.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通过采用集中控制的新型网络架构,将传统数据转发设备的数据转发与逻辑控制功能进行分离,实现了数据层与控制层的解耦,从而可有效解决传统网络结构封闭僵化、数据传输转发性能高度受限、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满足业务差异化需求、提升业务部署效率.近年来,5G网络架构采用SDN已成为业界及学术界共识,已有较多文献提出基于SDN的5G移动网络架构.在对5G应用场景、关键技术以及SDN技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基于SDN的5G网络架构相关研究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7.
随着人们对无线多媒体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太赫兹通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太赫兹频段能够提供超高带宽,为支持超高速数据传输提供了可能。目前,SG 100G研究小组正在进行太赫兹频段通信相关标准的制定,根据该研究小组前期研究成果,对太赫兹通信的特点、面临的挑战、应用场景、无线链路模型、相关MAC协议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在最后对太赫兹通信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8.
一种基于喷泉码和并行路径的深空通信无反馈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空通信延时非常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喷泉编码和并行路径的无反馈数据传输协议,该协议能够避免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反复的握手过程,缩短数据传输时间.同时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部署多个中继,建立并行传输路径保证数据能够连续传输,克服单一路径易受链路中断影响的缺点,达到充分利用链路资源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只要采用编码开销比链路丢包率稍微大一点的喷泉码就能保证数据在接收端以极高的概率准确恢复;增加并行传输路径的数目可以提高传输容量,减小传输所用时间.  相似文献   
129.
基于CAN总线的煤矿综合监控系统是集井下环境参数探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等一体化的新型智能监控系统,它具有数据传输质量稳定、集成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在未来的煤矿信息化管理领域将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构成特点,对系统的监测监控分站(A型)、井下人员跟踪分站(B型)、读卡器和标识卡等硬件组成部分进行了电路设计.基于CAN2.0B(基本帧)协议,设计出了适合本系统应用的通信协议,协议简明易懂,降低了系统在软件实现上的难度,使传统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的集成在协议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0.
本文讨论运用8031单片微型计算机实现GP-IB接口的硬件及软件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